简体中文

    论坛首页>>刀具与数控加工>>奥氏体的形成

  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    fullanti
    等级:初级会员
    头衔: 管理员
    星数:
    帖数:669
    精华:23
    积分:1984
    消息:
      查看资料
    发布于:2021-06-22 16:28
    字体大小: 1#

    奥氏体的形成



    从铁碳相图与晶体理论可知,奥氏体是面心立方结构中的间隙固溶体以及存在的温区;奥氏体与铁素体这两个基本相存在的温区是热处理工艺使用的温区,渗碳体相以不变的组织存在于奥氏体与铁素体的整个温区,铁素体在加热过程中是如何转变为奥氏体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。

    奥氏体的形成.jpg

    在Fe-Fe3C相图中,共析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经过共析点(同素异晶转变)S点时,发生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的相互转变;亚共析钢与过共析钢在加热经过PSK线(A1)时,发生铁素体向奥氏体的同素异晶转变;而亚共析钢升温过PSK线,到GS线(A3)时,发生残留铁素体与奥氏体的转变;过共析钢过PSK线,到ES线(Acm)时,发生残留碳体溶解。A1、A3、Acm为钢在平衡条件下的的临界点。在实际热处理过程中,加热和冷却不可能极其缓慢,因此上述转变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。实际转变温度与平衡临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(加热时)或过冷度(冷却时)。过热度或过冷度随加热速度或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。通常加热时临界温度加注“c”,如Ac1、Ac2、Accm,而把冷却时的临界温度加注“r”,如Ar1、Ar2、Arcm


    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必须高于晶体的同素异晶转变温度S点,即723摄氏度,要有一定的过热度,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加热速度。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必须高于GS线(A3),要有一定的过热度,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加热速度;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必须高于ES线(Acm),要有一定的过热度,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加热速度。


    加热温度与加热速度是晶体转变的外部动力源,而晶体要进行同素异晶转变的内因。

    钢铁.jpg

    IP 属地:东莞
    相关帖子
    收藏 顶 0 踩 0
    0
  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
    天猫旗舰店

    电  话:139-2582-0430

    Email:fullanti@fldtool.com

    地  址:湖南邵阳/广东东莞/山西晋城/四川成都/江苏昆山/越南太原

    APP下载

    关注公众号

    手机站

    产品
    • 产品
    • 视频
    • 文章
    • 论坛
    • 下载
    搜索
    电话直呼
    在线留言
    发送邮件
    联系我们:
    139 2582 0430
    暂无内容
    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    ×
    seo seo

    消息内容

    ×
  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

    回复内容

    ×

    编辑回复内容

    ×